“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中鲜明提出了这一名论断。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必修课,是干好所有工作的基础。当前,各地正在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然而,调查研究是一项系统工作,环节较多且丝丝相扣,推进中如没有章法很容易出现偏差。要念好“预、校、快”三字诀,以提升调查研究的稳度、真度、实度,确保调查研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从而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念好“预”字诀,提升调查研究“稳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调查研究须做好充足准备,事先弄明调研什么、如何调研等问题,如若不然就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乱飞乱撞,最终结果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要预先确定调查研究的方向,围绕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所规定的12个方面,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及从事工作的性质,认真确定调查研究的项目课题,而后顺着项目课题的主线,一步步延展枝叶、充盈内容。要预先制定调查研究方案,围绕确定的项目课题,结合实际,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研究制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案,明确方式方法、工作要求等,统筹安排、合理确定调研的时间、地点、人员,把调查研究的“框架”搭起来,确保忙而不乱,平稳有序推进调研工作高质量开展。
念好“校”字诀,提升调查研究“真度”。对待调研的态度、开展调研的方式,都在影响着调研的真实效。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以开展调研之名行“假调研”之实,出现了“坐着车子转”“脚不沾泥土”等现象,有的不注重方式,仅满足于做完面上的基本动作,以致调研收效甚微。要不断校准调研的态度,着眼于消除形式主义,过程中多反思姿态是否放低,要坚持奔着问题去,到农村、社区等工作实践第一线,和群众同坐一条凳子,“面对面”问计于群众、问需于群众,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发现和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不足。要不断校准调研方式,过程中多反思方法是否得当,要立足做到“四不两直”,在开展调研中除听取汇报、座谈访谈外,还要综合用好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多方位收集真实的信息,着力夯实答好调研课题“答卷”的基础。
念好“快”字诀,提升调查研究“实度”。调研的目的在于及时疏通化解工作上的“堵点”“难题”,如果就调研说调研,与工作开展长久分离脱节,实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要快速破解所发现的问题,围绕调研收集到的信息,积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有针对性的破解之策或改进措施,明确好时限和责任,把控好节奏和力道,将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尽快解决。要把调研成果快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各地应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并通过出台政策措施、创新制度机制等方式,将“点上”的调研成果在“面上”加快铺开,推动成功做法经验化、分散探索系统化、有效措施制度化,推动相关工作常态长效,形成“一花引来百花开”的良好局面。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运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法宝”,预先做足准备,不断校准偏差,快速解决问题,推动成果转化,切实将调查研究变成推动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力量源泉。
(来源: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