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解蔽》言:“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意思是,人的通病往往都容易被局部、片面的主观成见或偏见所蒙蔽,从而看不清大局,掌握不住全面。对于偏见的理解,孔子曾这样讲,“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认为,如果仅仅依靠言辞或相貌去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和才能,结果必然出错。
“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偏见有时会伤害自己的心性。梁启超在《自由书》中说:“戴绿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绿;戴黄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黄。”如果按照固有认知、过往经验或个人好恶等去观察、思考和评判事物,难免缺乏对事物认识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结果多会失真、失实。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偏见的危害不容小觑;对于为政者来说,偏见的危害往往更甚。为政者肩负谋划当地发展大计、出台各种改革举措、为百姓谋福祉等重任,如果在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研究决策和开展工作时带有偏见,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顾此失彼的境地,直接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成效。
“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消除偏见,关键是要摒弃个人好恶、私利。《大学》有言,“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是说人们会因为自己的爱恶而作出偏颇的判断、想法和举动。《吕氏春秋》记载,鲁国有个丑陋的人,他的父亲出门看见商咄,回来以后告诉他的邻居说:“商咄不如我儿子。”事实却是他儿子其貌不扬,商咄极为漂亮。故事中的父亲因为偏爱自己的儿子导致认识偏差,以致产生偏见和错判。古人讲,“小人好恶以己,君子好恶以道。”消除偏见,还需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坚持行公正之大道,弃个人之私欲。
消除偏见,要辩证、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就像毛泽东所讲的那样:“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抗日战争时期,针对“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声音,毛泽东驳斥并发表了《论持久战》一文,指出:“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接着,他辩证、全面地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背景、形势、敌我双方的优劣势、优劣势转化的可能性和战争将历经的阶段等,进而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正确判断。
消除偏见,还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实践是优的教材,基层是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发现群众面临的问题,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同时,要加强自我学习,增加知识积累,扩大视野格局,走出偏见误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