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提升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

      “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品牌,自2019年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国家网信办共同创立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今年9月,四部门将继续开展金融联合宣传教育活动。

      8月26日,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举办的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上,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本次宣传将聚焦重点人群、金融常识与金融风险提示,进一步贴近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在宣传内容上更“接地气”。

      关注基础金融知识及风险防范

      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在发布会上表示:“与往年相比,本次活动合力更为增强,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元,重点更为突出,更加注重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余文建介绍,本次金融知识普及月的主题是面向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宣传基础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技能,深入开展风险提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

      通过宣传活动,金融监管部门将倡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科学理财和合理借贷,推动金融健康社会共建。引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自觉抵制网络金融谣言和金融负能量,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具体来看,余文建划出六个方面“重点”:一是注重提升金融素养,宣传普及金融消费者生产生活所需金融知识。二是倡导科学理财和合理借贷,帮助金融消费者守住“钱袋子”。三是聚焦重点人群、金融常识、热点问题、跨越数字鸿沟等,贴近社会公众需求开展教育活动,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四是提供专业、便捷的投资者教育服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五是争做金融好网民,共建网络美好精神家园。六是强化金融风险提示,识别、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关于宣传对象,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王毅指出,本次活动将聚焦重点人群,围绕“一老一小”、新市民等分层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同时,银保监会将引导银行业保险业聚焦热点问题,针对非法吸存揽储、养老领域金融诈骗、电信诈骗、非法代理维权等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和金融稳定安全的行为加大风险提示力度。

      “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辨真伪

      本次发布会上,余文建特别向金融消费者介绍了如何辨别金融产品真伪的“小贴士”。

      “叫作‘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一看’就是看理财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经提醒过广大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二问’就是当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时,要问正规的金融机构,或者问金融监管部门。‘三查’就是查金融机构是否有业务资格执照,查金融产品是否合规,查金融广告是否违法违规。‘四不要’就是不要轻信不明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打开不明网络链接,不要轻易汇款转账。”余文建说。

     同时,余文建强调,金融诈骗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受害者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留存好报案凭证,并及时向相关金融机构寻求冻结账户等帮助。

      除了鼓励金融消费者“擦亮眼睛”,目前金融监管部门也在进一步完善与消费者保护相关的制度建设。

      王毅介绍,目前银保监会正在起草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度,着力规范行业消保工作机制和经营行为,全面保护消费者基本权益。该管理办法预计年内出台。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将持续加强投诉处理监管。“2022年上半年,银保监会系统接受处理银行保险投诉21.28万件,其中银行业15.77万件,保险业5.51万件,投诉情况总体改善,增速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信用卡投诉增速下降显著,财产险公司投诉和保险理赔投诉实现负增长。”王毅表示。

(摘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