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节年为首,四季春最先。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期间,我市各地春节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看演出、品戏剧、逛展览、观民俗……精心的部署,创新的方式,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为全市人民送上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丰富活跃了广大群众的春节生活,让春节期间的怀川大地显得格外热闹喜庆、欢乐祥和。
文艺演出贺新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春节文化活动,专门对春节文化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平就春节文化活动作出批示:要多彩、精细,突出正能量、突出高质量。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在农历正月初四带队到影视城、云台山、陈家沟等地,检查文化活动和旅游景区各项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宫松奇,副市长牛炎平多次到全市各个春节文化活动现场,检查春节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市委宣传部和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精心组织策划了多场弘扬时代精神、彰显地域特色的各类春节文化活动,营造了欢乐歌盛世、喜庆颂和谐的浓厚节日氛围,充分体现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团结奋进的精气神。
焦作市春节群众大联欢、焦作市新年交响音乐会、焦作市新年合唱音乐会等30多项文化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五开始,一直到农历正月十六,在市东方红广场和市龙源湖公园北广场同时展开,为我市新春佳节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气氛。
春节期间,我市各大景区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灯展和民俗活动成为重头戏。云台山景区的大型冰雪灯展及民俗表演等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陈家沟景区的第三届太极传统文化大型花灯节,传统舞虎、司马懿得胜鼓、武德镇抬鼓等极具焦作特色的民俗表演深受游客欢迎。月山寺景区的新春文化庙会、嘉应观景区的第二届国学文化大型灯光艺术节、神农山景区的首届豫台文化风情年新春庙会、焦作影视城的2019第六届“年之味”新春文化庙会和传统灯会也各具特色,受到游客广泛赞誉。
民俗文化展风采
春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是历年来我市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的重头戏。2月11日,为期3天的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剧目展演在市东方红广场刚刚落幕,2月12日下午,作为我市传统经典的春节文化大餐,“出彩河南·欢乐怀川·春满山阳”焦作市2019年春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又在这里的中心舞台闪亮登场。
歌曲、舞蹈,组成了欢乐的海洋。在市东方红广场中心舞台,民间演艺人员身着各式各样鲜艳的演出服装表演舞蹈、歌曲等,太极拳、舞龙、舞狮等国家、省、市非遗保护项目和一大批富有焦作特色的民间艺术珍品竞相展示,为广大市民送上了一场民俗文化盛宴。
仅今年春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参演人员就超过6000名,现场观众15万人次。“百姓文化超市”对每场春节优秀文艺节目展演都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通过“百姓文化超市”网络直播观看演出的观众更是超过200万人次。
主题展览展演深受群众欢迎。在市东方红广场,市文化馆举办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每天都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看了展览,才知道我市有如此高超的民间艺术。”一位李姓市民说。此外,市博物馆在春节期间举行多项主题展览活动,丰富了广大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展示了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了扩大演出范围,让更多市民欣赏到丰富的民俗节目和文化演出,焦作市第三届戏剧节从2月11日开始在市龙源湖公园北广场精彩上演。在9天的时间里,来自我市各县(市)区的9个剧团献上18场演出,怀梆戏《姐妹花》、曲剧《假婿乘龙》、豫剧《清风亭》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不少人看得如醉如痴。
文化惠民幸福年
春节期间,不管市区还是乡村,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气氛。道路整洁通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中国结高高挂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牌随处可见,让人们在开开心心过大年的同时,切身感受到我市“四城联创”给城乡人居环境和精神文明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春节期间,市委宣传部组织市、县两级专业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志愿者,成立了206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全市农村、社区,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活动403场,为基层群众送演出、写春联、拍全家福,丰富了基层春节文化生活。
据统计,春节期间,我市开展各类春节文化活动680多场,惠及群众约70万人。我市春节文化活动引起了中央、省级媒体的高度关注,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等栏目先后对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村民自发组织的迎新春文艺活动、中站区府城街道北朱村村民集体开展的包饺子活动等我市各界群众喜迎新春的祥和场面进行了报道,大河报官方微博、凤凰网、搜狐、网易、腾讯、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也对我市景区春节活动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